中 国 B O P E T 网
中国塑协BOPET专委会主办
电工薄膜的发展
发布日期:2008-08-11 阅读次数:541一、电工薄膜市场的现状
我国电工薄膜材料主要有聚酯(BOPET)、聚丙烯(BOPP)和聚酰亚胺(PI)等三大产品。 最近五年,我国的这三种薄膜都经历了数量上突飞猛进的发展,可以说达到了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水平。但至今,在品种、规格和性能方面与世界水平还有不小的距离,与我国电工、电子工业的需求也有差距。从一个角度看,销售市场有饱和甚至供大于求的现象和趋势,而在另一些市场上,还需要从国外以不正常的高价进口。 数量发展最快的是电容器用聚丙烯薄膜。由于我国电力电容器、信息产业电子电容器和家电用电容器生产的急剧上升,上世纪末对电工BOPP的需求急剧增长,其效益也极其可观,每吨售价最高曾突破4.5万元大关,几近40%以上的利润。由此刺激了投资者大量投资引进或国产生产线,产能成倍地增加,到去年年底,达到了4万吨/年以上的生产能力。但需求量仅以约15%/年的速度增加的市场竞争就空前激烈起来,所以,从去年以来,虽然销售尚可,但利润大幅下降,在石油价格上涨引起原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下(电工级原料由0.8万元/吨涨到1.7万元/吨),销售价反而下降到3万/吨左右,利润微乎其微。今年以来,情况虽然略有好转,但仍不容乐观。
电工用聚酯薄膜与其它用途的BOPET的生产企业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很多生产线也可以共用,所以生产量难以确切统计。但由于我国BOPET总产量在过去的五年中,猛增了一倍以上,去年年底的生产能力达58万吨/年左右,按电工用约占12%计,则电工用BOPET也有飞速增长。而且,其它用途的BOPET市场已相当过剩,国内已有不少生产线停产,有的则把包装用BOPET生产线设法转产电工薄膜,所以对电工BOPET生产厂也有一定冲击,再加上同样原因的原料价格上涨,从而加剧了产品竞争,所以,市场也不容乐观。所幸电工BOPET厚规格较多,并非所有生产线都可生产厚膜,所以,在厚膜方面,销售尚好。于是,现在,在BOPET领域,厚膜生产又引起了投资者的较大注意,估计市场将会有较大变数。 在聚酰亚胺薄膜方面,近五年来,由于受国内需求及出口需求方面的影响,产能也有相当大的增长,由于许多民营企业采用了极其简单廉价的生产线快速上马下马,我们还难准确地统计国内比较确切的数字,估计到去年年底,有约1500~1700吨/年的生产能力,约有1200吨的产量。由于这些低成本产品出现,冲击了市场,最低销售价已下降了近40%,但对高质量的产品(如双轴拉伸薄膜)则影响较小。
二、对电工薄膜发展的意见
在产能突飞猛进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问题的另外一面,那就是在不少领域,在新品开发,在品种、质量和性能方面,我国的电工薄膜产品与电工行业的需求及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某些方面差距还比较大。当前,电工薄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或者说,以下几个方面可能具有较大的潜在市场效益:
1.继续努力开发有市场价值的新型F级薄膜。已经开发的聚萘酯薄膜(BOPEN)现仍不能商业化,使我们不得不再考虑另辟新径。
2.PI薄膜的研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高质量的、能满足柔性印刷线路板应用的PI薄膜; 二是提高PI薄膜的厚度均匀性和其它性能; 三是增加品种和规格,满足市场需要。
3.积极开发能应用于调频、变频线路和电机、电器的薄膜产品以及电力电子新技术发展所需的薄膜产品。随着节能事业的发展,调频、变频技术必将快速发展。但我们现在大部分薄膜产品还不能适应这些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PI和BOPET产品,耐电晕产品还有待积极开发。
4.用新技术在老薄膜基础上开发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附加值,其中如:纳米技术、微量添加剂技术、生物技术、复合技术、边废料回收及应用技术、复合及共挤技术、激光技术、新型测量及控制技术、新型工艺及设备技术,等等。现在,在这些方面已有不少企业和研发者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总体来看,这方面投入还不足,其潜力和效益不可估量。
5.在技术经济管理方面,在日益激烈竞争、原料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也有不少工作要做,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点是: ——在技术层面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收率和降低能耗,提高竞争能力; ——提高质量控制及其稳定水平,打造名牌,在进入世界市场中提高效益; ——提高环保水平,降低耗能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本企业的生存能力。